中国宗族文化的引领者 | 官方邮箱:admin@Gongqq.com
当前位置:龚氏新闻中心首页 > 文化 >
讲好牛田故事:走进红色苏区—牛田(六十六)
日期:2021-07-27 15:44:57  来源:中华龚氏网   字号: T | T      点击:

文|《中华龚氏网》编者 胡家密

牛田地处武夷山北岳,闽赣交界地,属福建光泽县。四面环山,中间是一个小盆地,是中国“五神之地”(金神、木神、水神、火神、土神)。山好、水好、空气好。是鄱阳湖和长江水源地之一。牛田是一个千年古村落,文化底蕴深厚。牛田是龚姓的祖源地,全国300万龚姓人中近200万出自牛田。其龚氏忠孝文化影响深远。是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福建省“森林村庄”。周恩来、朱德曾率领红一方面军在此开展四、五次反围剿,并设后方指挥部。也是红色闽赣省委发起地。

讲好牛田故事:走进红色苏区—牛田(六十六)

图/福建省华侨乡牛田村 龚氏网/胡家密 摄

牛田,曾经是周恩来、朱德指定设立的“军事指挥行营”,曾经是红色闽赣省政府的所在地,曾经是闽赣红军重要的活动区,毛泽民、邵式平、黄道等红色革命领导人经常涉足这里。闽北光泽县的牛田村,是闻名遐迩的红色革命苏区,许多红色革命传奇故事在这里诞生。

牛田村,位于华西北与赣东北交界的三角地带,离光泽县城约百里,与江西黎川县、资溪县仅一山之隔,相距七八公里,有山道通行。古时设有牛田隘、风扫隘等关口,有驻兵把守。这里四周高山密林连绵,下面平地开阔,中间三条溪河交叉穿过,又流向赣境,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据光泽党史和有关资料记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这里临近江西中央苏区,革命形势发展很快,红军经常出入这里,打击闽赣两省的敌人。1933年1月,这里建立了革命政权,成立牛田区苏维埃政府,下设乡苏维埃政府,地域范围包括现在的牛田、古林、增坊等村。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展游击战争。1933年,闽赣省政府主席邵式平曾来到这里驻点,开展红色革命活动。由于这里地处福建和江西边缘地带,敌人的力量难以顾及,所以成为红军重要的活动区域,常驻这里的红军达数百上千人,并在这里设立红军兵站,修枪所,军械库,红军医院等。1933年10月,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周恩来、朱德指示间赣省军区司令员肖劲光在这里“选择适当地点设立指挥行营”以“掩护牛田后方及运输安全”。这里人民全力支持革命,送粮食,做衣服,编斗笠草鞋,许多青年纷纷踊跃参加红军,跟随长征或坚持当地革命斗争。当地许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仅有名字的革命烈士就有51人,为全县村最多。当年全县上千位青年参加红军,跟随长征的276位光泽儿女,唯一生还的老红军、原县政协副主席陈伯钦就是这里陈家自然村人牺牲在敌人监狱的闽赣省当地的军事部长蔡金街就是这里蔡家自然村人。

当年这里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让国民党反动派惊恐万分,把这里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经常派兵攻打和飞机轰炸,千方百计要扑灭这里的革命烈火。1933年底红军战略转移后,这里陷入了白色恐怖,敌人从园岱、古林、牛田三面形成合围之势,大举进攻这里。敌人头目仇恨地叫嚣:“牛田的石头都是红的,都要刨掉!”许多革命志士和家属被抓,惨遭杀害。许多革命群众的房子被烧,粮食被抢。地主土豪向革命群众反攻倒算。这里的人民在水深水热中挣扎,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牛田人民没有被吓倒,一直在坚持革命斗争,直到新中国成立。

讲好牛田故事:走进红色苏区—牛田(六十六)

 

我怀着对红色革命苏区无比景仰和虔诚的心情来到这里,追寻革命先辈当年在这里的足迹,感受这块红色土地上的历史巨变。绕开新铺的水泥道路,沿着过去进村的老路前行。这是一条铺着鹅卵石路面小道,一边是山,一边是溪,路在树林中蜿蜒地延伸。在离村约2里的地方有一古亭当道而立,小路从亭中穿过,这就是当地有名的“红军亭”。亭子长约5米,宽约3米,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历经百年风雨沧桑依旧保护完好。墙体驳驳斑斑,记载着不平凡的岁月。亭内两旁是供人休息的长条石,虽然时间过去了80多年,但墙上红漆写的“穷人不打穷人”红军标语依然格外醒目,让人肃然起敬。据说,当年红军每天打仗都要经过这里,在这亭子里休息、唱歌、开会。后来敌人来时,老百姓用泥把标语覆盖,敌人走后才抹掉,所以亭子一直保留下来。当地百姓对这亭子也格外爱护,经常进行修缮,既是为了行路有个休息地方,更是为了对红军的怀念。

走进村子,前面是陈家,这是该村一个大的自然村,现有67户人家,村中还保留许多旧式的老房子,依稀可见过去村子的规模。这是当年红色政权重点所在地,红军兵站也设在这里。在旁人的指点下,我来到一幢清式的老房子前。这幢老房子门楼高大,上面门匾上写有“司马第”三个大字,标示着当年房子的主人做过州司马一级的官吏。房子围墙宽厚,庭院开阔,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当年曾作过闽赣省苏维埃政府的办公地点,邵式平主席就在这里办公。当时里面有财政部、军事部、裁判部、肃反部等,至今房子不远处外墙上还残留“武装拥护苏联”从右到左旧式写法的大幅红漆标语,老百姓都知道这里当年是红色闽赣省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

讲好牛田故事:走进红色苏区—牛田(六十六)

 

顺着水泥大道,我来到龚家自然村。这里的龚氏家庙曾经是红军医院所在地。当年闽赣省的红军为反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天天打仗,伤员很多,都抬到这里医治,分散住到农民家中养伤。从这里对望是蔡家自然村,中间要穿过田野走过小桥,黄道等许多红军领导人都住过这里。还有左家自然村,红军修枪所、军械库当年都设在蔡家,毛泽民当年曾到蔡家视察修枪所。

讲好牛田故事:走进红色苏区—牛田(六十六)

 

牛田村四周有蜡烛山、鸡闻山、斋饭山、台下山等,山高路陡,草木森森。顺着小路信步走上山顶,眺望四野,山风在耳旁呼啸,仿佛当年这里枪炮轰鸣、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山上还可看到碉堡、战壕的遗址,这是当年红军准备打仗留下的。红军要凭借这天然险要地形浴血奋战,抗击敌人的进攻,保护这里苏维埃的革命成果。这里还有一座红军墓。当年敌人对这里非常仇视,经常派飞机进行狂轰滥炸。据说红军一位师长和两位战士在一次轰炸中牺牲,在陈家自然村举行葬礼,被埋在这山上。后来虽然白色恐怖,敌人严刑逼问,但老百姓守口如瓶,不让敌人知道红军墓。他们怀念红军,每年清明依旧会偷偷前来祭祀,凭吊这些为穷人翻身解放献出生命的先烈们。下山后走到好几户农家中,苏区农民都非常善良和纯朴,热情地接待。几位老人说起红军的故事都津津乐道,兴致勃勃。是啊,人民忘不了革命,牛田这当年的红色革命苏区,那一山一水,一草木,一景一物,农家、小路、石桥,处处都有红军的足迹,处处都有当年革命的故事。

时光已过去了80多年,新中国已成立70多年,中国共产党已建党100周年。当年红色革命苏区的牛田村今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在这里处处吹响。1200多名牛田儿女在党的领导下,继承革命先辈遗志,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发愤图强,不断地加快小康建设步伐,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美好的家乡。那排排新起的农家楼房、电视、电话、自来水……还有村中笔直的水泥道路,崭新的小学校候车亭,以及成片的烟田、竹林、山林……都生动地描绘出这红色苏区的繁荣发展,描绘出这里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些足以告慰长眠在这里的革命先烈,足以让生活在这里的人自豪和骄傲,也是我此行走进这里最大的收获。

讲好牛田故事:走进红色苏区—牛田(六十六)

 

*注:本文节选自《红色记忆-光泽革命老区》 作者:王建成

四川龚氏网传媒有限公司原创作品系统同步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搜狐新闻、新浪新闻,转载请咨询。

监制丨龚国林

龚网牛田故事栏目组总监丨龚新高

栏目组编委丨龚欢云、肖明扬、胡家密、龚春光

编辑丨龚进军

 

原标题: 讲好牛田故事:走进红色苏区—牛田(六十六)

原地址:https://news.gongqq.com/culture/2021/0727/2964.html


龚氏全国理事会
(责任编辑:龚氏周刊)
    
中华龚氏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龚氏宗亲网、龚氏网(Gongjiaren.com、Gongqq.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龚氏宗亲网、龚氏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龚氏宗亲网、龚氏网 Gongjiaren.com、Gongqq.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龚氏新闻中心 News.Gongjiaren.com 联系邮箱:admin@Gongjiaren.com
 
求是论坛 精评妙论
网上民声 龚氏论坛
中华龚氏网地方频道   加盟>>
'); })();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化工路垡头桥东南角新京集团(中华龚氏网北京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22 信用代码:91110105327291452H 电子邮箱:admin@gongjiaren.com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蜀ICP备14003191号-1 工商注册号:110105018469003
信息支持:龚氏网全国理事会
技术支持:《慈善公益报》社山西分社技术部 龚氏网传媒有限公司
本网法律顾问:四川法蜀律师事务所主任龚继承
中华龚氏网——讲述龚姓故事、传播龚姓声音、展现龚氏形象的重要平台

扫描一下二维码关注中华龚氏网
新浪微博 腾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