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B机与录音机,潮流标配。

▲充满年代感的假花道具

▶老瓦矮房,大步流星。

▲我就是今天最靓的仔

▲摇滚不羁感的龚常林

▲逼仄的楼梯间,斑驳的青砖,扫院坝专用的大竹扫把,年代感铺满在照片里。

▲摩托车,录音机,背靠树,这是那个时代拍照的“规矩”。

▲灯草绒棕色裤子得配最艳的袜子
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莎士比亚
提起这句名言,他们便能联想到自己。
去年9月2日,以“林先生”为名,他们陡然出现在抖音社交软件上。
翻开泛黄的页面,重拾经典的物件,揣摩复古的港风脚本,追寻中国香港摇滚巨星BEYOND的影子……他们所营造的视觉冲击,令年轻人耳目一新,让中年人触景生情。
如今,他们已发出61个短视频作品,获赞625万,拥有80.3万粉丝。粉丝数仍在疯涨,各方评论不断。
是爱好?怀旧?还是自我炒作?作为观众,我们很难从画面上,去理解这种坚持,甚至有不少网友当作笑料来看待。
其实,快速走红的“林先生”深有体会,网络舞台中的角色并不好当。
三个好友辞了工作玩视频
21日下午2点,在重庆大学城陈家桥地铁站,我们如约而至。
停好车,正在好奇,猜想他们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出场。
回头一看,惊呆!他们骑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最经典的老式摩托(嘉陵摩托70款)随风而至。
他们挥手,示意我们跟着走。两辆摩托一前一后,夹在中间的我们,有点懵。
前车小伙一头飘逸的燕尾头,怀里抱个大吉他;后车小伙整了一副圆框墨镜,手里握着上海牌手夹包。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感染力,一种怀旧电影的既视感,在我们心里油然而生。
露面的3个小伙,均为“林先生”视频团队成员。队长龚常林,今年21岁,脸貌颇有点黄家驹的韵味,负责创作编排,也是表演主力;胡苏同样21岁,萌系大男孩,笑起来两颗虎牙;刘迪州稳重许多,今年26岁。后两者主要配合表演。
龚常林是重庆巫山人,胡苏是奉节人,刘迪州来自湖北恩施。因爱好聚在一起,三人把工作都辞了。此前,他们有人进过摩配厂、有人做过装饰建材、有人当过理发师。
他们的共同爱好,便是喜欢复古、喜欢BEYOND、喜欢老式穿搭。
实际上,在没有登上网络舞台之前,三人就是要好的网络密友。
嘉陵摩托BB机大哥大是标配
初次见面,他们带来了视频中出现过的大部分道具。除了出场亮相时的摩托车和手夹包,皮带上还别着3个老式BB机。
BB机有电,龚常林按了开机,绿色背景屏幕上,显示着最后的使用时间:摩托罗拉1992年4月21日。
每个30元钱,网上二手市场淘的货。这个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机子,让这三个小伙当宝贝收藏。
“早前的警匪港片里,反面角色的标配,基本是手夹包、BB机外加‘大砖头’(大哥大)。”龚常林嘴角一歪,酷酷地说,“现在也是我们的标配。”
拍这些网络视频前,龚常林做过一些功课,他把家里的大叔大婶、隔壁的叔叔阿姨问了个遍。
据他了解,当年,能拿捏上海牌手夹包的,几乎全是做生意的老板,多数拥有一辆老牌桑塔纳;而使用BB机的,当年走在最时髦的前沿,再配条金链或银链别在腰间,那是当时最时髦的打扮;若想拥有一部“大砖头”,当年得花1万元左右,这对于当时月工资只有几十块或两三百块的工薪阶层来说,只能望“砖”兴叹。
龚常林掏出一部大哥大,我们一看,假的!他说,这老物件如今还真不好淘了,就这假道具也花了上百元。
听他们说,买嘉陵摩托70款是遇了缘的,问来问去,南岸区弹子石一位收藏爱好者有这货。几番沟通,最终忍痛卖给了他们,2000多元。另外,他们还从巴南八公里一位老人家中,淘回一辆“扎秤”的老古董——“二八”自行车。
他们实在与众不同,当同龄人热衷于买潮牌的时候,他们却沉浸在淘二手货的兴奋中。
“修修补补又三年,我们仿佛活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胡苏说,夜深时,看着漆黑的天花板,他也觉得自己正经历的一切,挺不可思议的。
时尚是一场无止境的轮回
去年9月之前,三个小伙的穿搭不足为奇:紧身牛仔裤、休闲装、豆豆鞋、盖碗头,跟大多数年轻人一样。
如今走在路上,他们可谓是拉风三人组,回头率百分百:喇叭裤、灯草绒垫肩西装、花衬衫、花领带、皮马甲……路人眼里,他们就是行为怪异的非主流。
用他们的话说,处在网络时代的人,总要给自己定义一种特色。所以,他们把外形包装,锁定在一个令人难忘的年代、也是他们认为存在感极强的年代——上世纪八十年代。
外形的别致,无疑助推了他们在社交软件上走红的速度。
我们研究了他们的所有短视频,每段时长1分钟以内。有讲兄弟情的,扛着收音机和吉他扫街去;有讲爱情的,模仿一段《天若有情》,重温经典的爱情悲剧;有讲走亲戚的,好迪摩丝梳发型,提块猪肉去探亲……反正,民国风情街、二厂文创园、较场口转盘、大坪老街、曾家老街等等,越是不起眼的角落,越是陈旧的建筑,就越符合他们的口味。当然,也更能激发他们非科班的表演潜质。
无意间,看到了他们脚上的搭配,瞬间把人逗笑了:黑皮鞋里藏着花袜子,玫红、大红、棕色,估计姑娘们都驾驭不了。
胡苏特意站起来,把黑色西裤秀了秀,裤头上那块马头标志尤为显眼。他说,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潮裤,今年初,网友“阿丹丹”邮寄送来的。胡苏没想到的是,这是网友捐的父亲私藏珍品。
现在,他们都住在龚常林大学城的家中,四处淘来的复古装,已装满一墙衣柜。衣柜里,挂着那套网友最喜欢龚常林穿的棕色西装已起褶起泡,这套西装的原主人是龚常林的外公。
他们眼里,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国内服饰文化百花齐放的一段时光,东西方的文化交汇,影响着那一代年轻人的审美观。当年,女士妆容以浓眉、粗眼线、亮色眼影、大面积的腮红为主;男士则以燕尾头、中分头为个性象征。西装笔挺的垫肩造型成为时尚代名词,皮革大行其道。同时,时尚巨浪也点燃了人们追求品牌与生活品质的梦想,香港演艺圈涌现出张国荣、梅艳芳、BEYOND、林青霞、周润发、谭咏麟等巨星,打开了那个年代最灿烂的一页。
至于是否真能完全诠释那个年代的韵味,三个小伙不得不承认只是略知皮毛,很多时候都是跟着感觉走。“时尚是一场无止境的轮回。”龚常林说,这句话是从时尚杂志上看来的,他觉得很应景。因为在今年的纽约春夏时装周,他发现了垫肩西装的回归。
“我们的穿搭,嘿嘿,眼下正潮。”他说。
他们在致敬BEYOND
在编辑视频短片的过程中,他们有意将表演场景和主题,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热门歌曲相呼应。
《半点心》《浪子的心情》《青苹果乐园》《粉红色的回忆》《你潇洒我漂亮》……即便是没有听过这些老歌的年轻人,但凡点开他们的视频页面,也会在老旋律的感染下,为之所动。
我们随便点开一条看看,上千上万的评论是家常便饭。网友留言中,总能提到一个关键词:纯真年代。
龚常林说,不瞒大家,他们的造型、选曲,以及怀旧,时刻表达着一份情谊——致敬BEYOND。
上个月,他们发布的一段视频,成了评论上万的爆点。熟悉黄家驹的网友,一眼便知视频的寓意:从邻居搬家的垃圾堆中,捡出一把破吉他,从此走向天涯。那是黄家驹执着于音乐的故事和传奇。
“当过办公室小弟、装修工、布景员,他的唯一娱乐,就是练吉他。”
“饿了没有钱吃饭,就买面包蘸白糖吃,他丝毫不觉得苦。”
“黄家驹是静不下来的,和朋友在音乐声中交流,一整夜都不会停歇。”
“在那个翻唱成风、拿来主义盛行的年代,凭借非主流的摇滚,取得如此的成就……”
在黄家驹身上,龚常林说,他看到了《海阔天空》。但同时,也正如歌词中所述: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怕什么呢?”我们问。
“实际上,网络评论一半点赞一半调侃。不好的声音,给我们造成很大压力。”龚常林说,迷茫和不愉快时常涌上心头,但事已至此,怎能轻易停下来呢?
“自从网上红了以后,失联多年的朋友又联系上了。”胡苏说,有朋友不是来祝福和支持、而是来数落自己的,甚至有人含蓄地提醒他,别再不务正业了。
“不论对错,再坚持坚持看吧。”胡苏说。
“拍这么多视频,仅仅只是怀旧吗?”我们听说,他们两天一更新,编制视频的压力显然很大。
“我们的目标是,把爱好、理想、创业都能借助这种方式实现。”龚常林说,目前三人的生活开销,依靠晚上的视频直播来维持。
“演员也需要吃饭,不是吗?”龚常林打算,不久后开一间自己的服装店,再吸引100万粉丝关注。
其实,最担心他们的,还是父母。今年春节,三人留着燕尾头回家过年,有家人说“留个长头发,跟个小姑娘似的”,也有家人说“老老实实上班吧,日子过得踏实”。
他们告诉家人,“再给我们两年时间吧,不行,就好好去工作。”
记者手记
梦想才刚刚开启
那天,我们在沙坪坝区陈家桥镇陈电村附近的一处老住宅区完成了采访。
下午的斑驳树影照在我们身上,暖洋洋的。身边绳索上,晾晒着衣服,鸟叫声清脆悦耳,岁月静好。这番美景,在喧嚣的都市中,难得一见。
这地方,三个小伙最近半年常来。可想而知,这番情怀,不是人人都有的。长此坚持,也属不易。
58岁的王秀梅就住在陈电村144号,见到他们便一见如故,称自己年轻时,烫过爆炸头、穿着灯草绒喇叭裤,跟姊妹伙逛街跳舞,走路带风。她在这些小伙身上,看到了久违的青春。
“或许不久后,这里的老房老街就要消失。”王秀梅感叹说,小伙子们拍的视频,正好可作纪念。
我们去了龚常林拍摄打摩丝、吹中分的理发店,就在曾家老街。这个开张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理发店,海报、吹风、梳子,样样都是古董。这是龚常林骑着嘉陵摩托打街,偶然发现的拍摄点。
老理发师陈来建,见到三个小伙子很是热情。他说,“我理我的发,他们拍他们的视频,只要可以做贡献,只要年轻人喜欢,我就支持。”
如今,来这儿理发的90后年轻人寥寥无几,因为档次低了,他们看不上。陈来建说,能深受几个帅小伙的欣赏,他是很欣慰的。
其实,保持情怀是一方面,现在他们面对的,是很现实的生活问题。三个人很明白,现在不管在网络上做什么项目,流量和粉丝量都是基础。
如何依靠才艺和想法生产有价值的内容?如何利用网络多平台、多渠道提升自我竞争力?如何不让网友产生视听疲劳?如何成为网络短视频中的佼佼者?
他们知道,自己的梦想才刚刚启程。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李琅/文 李野/图
原标题: 复古“林先生龚常林”致敬BEYOND
原地址:https://news.gongqq.com/ent/2022/0508/5430.html
龚氏全国理事会
|